全球共有44个国家完全被陆地包围,这些国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们被周围的邻国所环绕。然而,有些国家的地理位置却颇具讽刺意味,因为它们实际上距离海洋非常近。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地理上,摩尔多瓦夹在罗马尼亚和乌克兰这两个面积较大的国家之间,其距离黑海的海岸线仅有大约2公里的距离。但是,这一小段海岸线却属于乌克兰,这使得摩尔多瓦成为了全球距离海洋最近的非沿海国家。
历史上,摩尔多瓦曾经是一个拥有海岸线的国度。它的前身,摩尔达维亚公国,曾经控制着黑海的一部分海岸线。那么,摩尔多瓦是如何失去其海岸线,变成一个与海洋近在咫尺的内陆国的呢?
一、摩尔多瓦的海岸线历史
摩尔多瓦在国际上的知名度相对较低,许多人甚至不知道欧洲有这样一个国家。然而,提起罗马尼亚,大多数人应该都有所了解,因为罗马尼亚与古罗马有着深厚的联系。实际上,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在语言和文化上有着共同的根源,两者的语言都属于罗马尼亚语系。
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的共同祖先是达契亚人,他们长期居住在多瑙河下游地区。与欧洲其他地区相比,这一地区纬度较低,气候温和,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非常适合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公元前1世纪,达契亚人在多瑙河下游北部建立了达契亚王国。
在达契亚人建立王国的同时,罗马帝国也在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并最终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达契亚王国凭借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多次成功抵御了罗马的侵略,形成了达契亚人勇猛的民族特性。
直到公元1世纪末,罗马帝国才最终征服了达契亚地区,将其纳入帝国的一个省份。
为了巩固在巴尔干半岛北部的边境并抵御北方部落的入侵,罗马帝国向达契亚地区派遣了大量军队和行政官员,并鼓励他们与当地达契亚人通婚。这种融合产生了一个新的民族——达契亚-罗马人。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原罗马帝国的领土不断受到北方部落的侵袭。尽管东罗马帝国在名义上保留了“罗马”的名号,但实际上已经希腊化。在这一时期,达契亚-罗马人仍然保留了古罗马的文化特征。
随着斯拉夫人和马扎尔人的南下,他们在巴尔干地区分别建立了斯拉夫和匈牙利国家。达契亚-罗马人则以喀尔巴阡山脉为屏障,多次击退外来入侵,成为唯一保留罗马血统的地区。
到了14世纪,达契亚的贵族逐渐转变为封建领主,并以喀尔巴阡山脉为界,建立了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三个独立的公国。摩尔达维亚就是摩尔多瓦的前身。
由于地处巴尔干半岛和东欧平原的交界处,达契亚三国成为了大国争夺的焦点。其中,匈牙利人对特兰西瓦尼亚和摩尔达维亚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匈牙利人先后占领了这两个地区,但在1350年,摩尔达维亚通过起义摆脱了匈牙利的统治,实现了独立。与此同时,特兰西瓦尼亚仍然处于匈牙利的控制之下。
独立后的摩尔达维亚不断扩张领土,到了15世纪,其领土已经扩展到黑海沿岸和德涅斯特河沿岸。
二、摩尔多瓦与瓦拉几亚的合并
在达契亚三国中,除了特兰西瓦尼亚被匈牙利占领外,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都保持了独立。15世纪,崛起的奥斯曼帝国成为了这两个公国的主要威胁。
1453年,奥斯曼帝国在征服东罗马帝国后继续北上,占领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其军事力量直指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随着匈牙利的陷落,原本属于匈牙利的特兰西瓦尼亚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但在特兰西瓦尼亚的奥斯曼统治并不稳定,因此成为了匈牙利贵族的避难所。
在奥斯曼帝国的压迫下,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两个达契亚公国选择成为奥斯曼的附庸,失去了独立。
到了18世纪,奥斯曼帝国在与奥地利的战争中失败,开始失去其霸主地位。奥斯曼及其附庸国的领土成为了俄国、奥地利等欧洲大国的争夺对象。
1740年,奥地利获得了特兰西瓦尼亚。1812年,俄国通过俄土战争夺取了摩尔达维亚的比萨拉比亚地区。这导致摩尔达维亚的领土被分割,一部分属于奥斯曼,另一部分属于俄国。
19世纪,受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影响,欧洲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在这一运动的推动下,巴尔干半岛的奥斯曼占领区通过起义寻求独立。
1831年,原本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希腊首先独立,这一事件激励了其他被压迫民族。1862年,在西方列强的支持下,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不包括比萨拉比亚)合并为自治的罗马尼亚王国。c
1877年,俄国与奥斯曼帝国因巴尔干问题爆发战争。罗马尼亚抓住机会宣布独立,首次以一个主权国家的身份出现在世界版图上。
当时的罗马尼亚只包括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的部分地区。特兰西瓦尼亚仍被奥匈帝国占领,而摩尔达维亚的比萨拉比亚则被俄国控制。独立后,罗马尼亚的目标是收复这两个地区,实现国家的统一。
20世纪初,俄国与奥匈帝国因巴尔干问题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中,协约国为了拉拢罗马尼亚,承诺如果奥匈帝国战败,罗马尼亚将获得特兰西瓦尼亚。而同盟国则承诺,如果英法俄战败,罗马尼亚可以获得比萨拉比亚。
面对这样的选择,罗马尼亚最终决定放弃比萨拉比亚,加入协约国。一战结束后,罗马尼亚如愿以偿地获得了特兰西瓦尼亚。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比萨拉比亚就永远失去了。一战后期,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比萨拉比亚等地区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为罗马尼亚收复比萨拉比亚提供了机会。
比萨拉比亚地区的罗马尼亚人建立了摩尔达维亚民主共和国。苏俄的成立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担忧,他们开始支持反苏力量。罗马尼亚趁机出兵占领了摩尔达维亚民主共和国,将比萨拉比亚纳入自己的版图。
三、摩尔多瓦成为苏联的一部分
罗马尼亚占领比萨拉比亚引起了苏联的不满。1923年,苏联在乌克兰和罗马尼亚边境的德涅斯特河左岸建立了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
面对苏联的威胁,罗马尼亚向法国等西方国家寻求支持。二战爆发后,苏联重新获得了比萨拉比亚。1940年,随着法国的投降,罗马尼亚失去了西方的支持,被迫将比萨拉比亚割让给苏联。
苏联在二战中站在了德国一边,试图夺回失去的领土。战后,苏联将势力扩展到了包括罗马尼亚在内的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地区。
四、苏联解体与内陆国的形成
苏联解体后,对原罗马尼亚领土进行了重新划分。比萨拉比亚的南部沿海地区被划给了乌克兰,而北部地区则成为了摩尔达维亚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即摩尔多瓦。这一划分使得摩尔多瓦成为了一个内陆国。
摩尔多瓦的主要居民是罗马尼亚人。为了平衡这一地区的民族构成,苏联将乌克兰人迁入比萨拉比亚南部,而罗马尼亚人(摩尔多瓦人)则被迁往内陆地区。
此外,苏联还在摩尔多瓦境内的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区(德左)迁入了俄语居民。德左地区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发展了重工业,成为了摩尔多瓦内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为后来摩尔多瓦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1991年,苏联解体,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成为了独立的摩尔多瓦。乌克兰和摩尔多瓦都继承了苏联时期的领土划分。
独立后的摩尔多瓦由于缺乏海岸线,经济发展受到了限制。与此同时,罗马尼亚则拥有245公里的黑海海岸线。对于摩尔多瓦来说,与罗马尼亚合并似乎是一个解决海岸线问题的方案。
然而,苏东剧变后,罗马尼亚加入了西方阵营,而摩尔多瓦则因为历史上俄国和苏联的影响,社会内部存在亲俄和亲西方的矛盾。这些矛盾阻碍了两国的合并。
摩尔多瓦内部的分离势力也对合并构成了障碍。德左地区的俄语人口担心与罗马尼亚统一后会受到清算,因此宣布独立,建立了德左共和国。1992年,摩尔多瓦与德左地区爆发了内战。
内战结束后,摩尔多瓦虽然仍然宣称德左是其领土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已经无法控制该地区。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摩尔多瓦放弃了与罗马尼亚的合并,并通过全民公投确认了独立。
俄罗斯视摩尔多瓦为制约乌克兰和罗马尼亚的棋子,因此反对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的合并。
由于德左共和国控制了摩尔多瓦最近的出海口,摩尔多瓦通过德涅斯特河进入黑海变得非常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摩尔多瓦利用流经该国的多瑙河,发展了其水上运输能力。1999年,摩尔多瓦在多瑙河沿岸建立了朱朱列什蒂港口,这个港口虽然距离多瑙河的出海口有130公里,但已经具备了停泊万吨级远洋货轮的能力,并拥有货物仓储功能。对于缺乏直接出海口的摩尔多瓦而言,朱朱列什蒂港口成为了其与外界海洋联系的重要纽带。
98配资官网-98配资官网官网-配资炒股开户官网-广东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